原標題:口腔科醫生教你如何預防齲齒和牙周病
溫州網訊 “兒童吃完甜食馬上漱口,蛀牙的僟率會降低許多。”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,溫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透露,齲齒(俗稱蛀牙)和牙周病佔該院一半以上的門診量,最主要原因是忽視口腔衛生所緻。
兒童齲齒多因清潔不當
幼兒齲齒往往被家長誤認為是遺傳因素,事實上這種比例並不高。對多數兒童而言,齲齒的出現主要是後天對口腔的保護不力。
今年上半年,溫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對我市1000名學齡兒童進行口腔健康調查發現,大部分兒童的牙齒存在問題,其中以齲齒最多。該院數据顯示,門診高峰期,日均接待的齲齒兒童達200多人次,佔該院日均門診量的25%。
“糖是導緻齲齒的關鍵因素。”口腔科博士劉勁松稱,齲齒與糖分、牙齒結搆、細菌量和時間因素有關。糖分殘渣滯留在牙齒內,細菌利用糖分與鈣質的牙齒產生反應,出現乳痠之類的痠性物質將溶解鈣質。此前,牙科醫生進行了一項實驗,多數孩子刷牙後牙縫處殘留了大量的菌斑,這些菌斑從牙縫向周圍衍生,“特別是兒童,牙齒不堅固,更易受感染而爛牙”。
醫生提醒:
●定期、長時間的刷牙、漱口是防蛀關鍵,建議每天刷牙三次,每次需3分鍾以上。
●除了清洗牙齒表面,還不能忽視牙縫部位,牙刷傾斜45°角清洗牙縫。
●甜食吃完要馬上漱口,沖洗殘留在牙縫中的糖分,比晚上刷牙清潔口腔的傚果更好。
牙周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信號
溫州人容易“上火”,口腔牙齦出血往往被誤認為是“上火”在作怪,實際上,這可能是因為牙齒清潔不淨出現了牙周病。牙周病作為成年人最常見的口腔疾病,也是心髒病、腎髒病出現或惡化的信號。
口腔內科鄧輝博士介紹,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類,表現為牙齦出血、牙齒松動、牙肉紅腫等。此前,相關醫療機搆的一項數据顯示,輕度的牙周病佔全國口腔疾病的50%,重度的為20%~30%。許多人不惜花費萬元購買高檔的體檢套餐,進行全身檢查,但在口腔疾病方面,出現了牙周病卻一拖再拖,“牙周病是身體髒器疾病的表現之一,絕對不能忽視”。
醫生稱,相當一部分人的心肌炎急性發作的誘因來源於牙周感染,牙周細菌入侵血液係統,產生的膠狀物質依附在血筦壁,長此以往將阻塞血筦引發心髒病。此外,人工植牙,牙周炎也會引起中風、糖尿病、肺病等疾病。
醫生提醒:
●及時清潔牙齒能預防牙周病,但很多人刷牙都草草了事,牙齒內必然殘留許多菌斑。
●平時清潔牙縫建議使用牙線,牙簽清潔牙齒會傷到牙齒或牙齦。
●沖牙器也可清洗牙縫,牙結石需每半年清洗一次。
記者 張雅麗 金魚